逆行记者与守卫堡垒者:无声战争的美丽坚守
自新冠疫情爆发以来,一群中国新闻社的媒体工作者用他们独特的视角,记录并诠释了这场无声的战斗。他们的一篇篇报道,不仅激励了公众,也给全球传递了中国抗击疫情的积极力量。据统计,至3月16日,中新社各平台的新媒体报道中,阅读量超过“10万+”的有300多条。
面对疫情,他们坚守岗位,勇往直前。在中国新闻总社的领导下,以湖北分社为核心,得到了总社部门和各兄弟分社的支持,他们全面部署报道工作,党员干部身先士卒,展现了中新社特有的坚韧精神,他们在湖北抗疫的主战场上,讲述着中国的抗疫故事,实践着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在武汉疫情爆发后,中新社湖北分社的领导迅速行动,组织报道。张芹、邹浩、张畅、梁婷等记者主动请缨,深入疫情最前线,与一线医护工作者面对面交流,带来了丰富的图文报道。
中新社社委会决定派出副社长夏春平前往武汉,慰问前线记者并指导报道工作。夏春平表示,作为媒体人,报道抗击疫情的工作责无旁贷,作为武汉人,他更应前往一线。他带着口罩等急需物资,从北京赶赴武汉,并立即召开会议,部署报道工作。
江西分社社长柳俊武原本计划回湖北孝感过春节,但他主动请缨前往武汉一线采访报道。他说:“我是楚人,虽然离楚未远,但随时准备返回武汉。”根据总社的统一调派,柳俊武赶赴武汉,发出了多篇有影响力的报道。
春节假期期间,中新社湖北分社的采编人员每日讨论的都是疫情相关的报道选题。他们每日奔波于一线,无论是发热门诊、隔离病房、社区还是街头,都能看到他们的身影。尽管防护物资短缺,但他们没有退缩,他们甚至省着用口罩,有的甚至一个口罩要用三天。为了方便采访,也为了保护家人,他们统一入住酒店进行“自我隔离”。
湖北分社的负责同志亲自参与采访报道,发挥了中新社在舆论引导中的积极作用。他们加强与总社和湖北省相关部门的沟通,部署报道任务,亲自前往火神山医院、武汉大学等地采访。
在这一个多月的采访中,中新社的记者们坚守岗位,四处奔走,展现了他们的责任和担当。他们中有的需要照顾孩子,有的多次前往隔离病房采访,有的甚至已经记不清多久没有回家。
同时,湖北分社的采编人员还积极联系海外华人华侨进行物资捐赠。他们将菲律宾华人华侨捐赠的物资,赠予急需的武汉市发热门诊定点医院,展现了媒体人的社会责任。
在前线记者们奋斗的同时,总社通稿发稿中心的同事们坚守在战役后方,他们以高度的责任心,确保了发稿的安全,筑牢了后方的“堡垒”。
通稿发稿中心的党支部书记吴庆才,从节前一周开始,每天坚持到单位值班,连续一个多月未休息。副主任于晶波从年初五开始,连续值班12天。签稿人王欢带病在家远程处理部门的部分事务,编辑杨在扬主动留守北京工作,编辑组组长秦欣在丧父之痛中,仍然承担值班任务。其他年轻编辑也远程支援,保证了稿件的及时安全签发。即将赴柬埔寨分社驻外的编辑欧阳开宇,也主动到单位值班,兢兢业业地完成了他的“最后一班岗”。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