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你的基本信息乃至贷款状况被他人掌握,接到自称“银行客服”的热情电话,推销看似诱人的贷款服务时,许多人就可能落入陷阱。他们前往所谓的“签约中心”,签署了不平等的贷款委托服务合同,其中中介费竟高达放款金额的14%。

上海市市场监管部门近日对19处贷款中介机构进行了突然检查,发现其中12家涉嫌冒用银行名义进行虚假宣传,还有一家信息公司涉嫌非法买卖消费者个人信息。

“警惕!‘银行客服’邀签贷款合同,背后陷阱揭秘!”

在客户分类上,这些中介将客户细分为五个等级。执法人员在签约中心发现了众多已签订的合同,以及一份显示自10月9日起至少20位客户签订合同的登记表。中介服务费畸高,最夸张的合同中介费高达14%。一旦合同成立,贷款者将承受巨大的经济压力。

为何有人仍然陷入这种合同之中?关键在于这些中介利用官方银行的外衣和手中的个人信息赢得信任。他们通过不同渠道收集客户信息,并利用这些信息进行电话推销。执法人员揭露了这些中介常用的伎俩,包括冒充银行工作人员,利用客户信息增加通话成功率。

此外,发送虚假的“官方短信”也是他们常用的手段。一家系统运营商被查,涉嫌协助贷款中介发送虚假短信,诱导消费者办理贷款。这些行为都涉嫌虚假宣传和非法收集使用个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