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银行10月14日发布的金融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我国人民币贷款增长16.02万亿元;截至9月底,人民币贷款余额达253.61万亿元,同比增长8.1%。同时,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长8%。业界观察人士指出,当前金融数据整体处于合理区间。展望未来,随着增量政策的逐步显现,预计金融总量将保持稳健增长。

2024年前三季度人民币贷款激增超16万亿元创新高

9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为309.48万亿元,同比增长6.8%,较上月末上升0.5个百分点。专家分析,M2增速稳定回升得益于近期一系列增量政策的实施,这些政策有效提振了市场信心。

在社会融资和贷款增速方面,尽管受到去年高基数的影响,9月增速有所回调,但剔除基数效应后,增速保持平稳,显示出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更加稳固和实在。房地产市场的预期改善,居民提前偿还房贷的情况减少,这得益于降低存量房贷利率和调整首付比例等政策的实施。

信贷结构方面,资源正更多地流向国民经济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随着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信贷资源正逐步向新动能领域倾斜,尽管短期内难以完全弥补信贷增长的缺口,但已有明显改善。企业融资成本的降低和经营信心的恢复,预示着投资活动将逐步活跃。

当前,我国经济运行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金融总量增速有所放缓。专家指出,有效融资需求不足和金融数据“挤水分”是短期内的重要影响因素。金融机构在资产质量管控和风险规避中,提高了信贷业务的审慎。为应对这一情况,许多金融机构已开始采取措施,优化信贷结构,提升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质效。

市场普遍预期,随着增量政策的实施,社会有效需求将逐步恢复,金融机构的信贷投放机制也将进一步完善,金融总量稳定增长的基础依然牢固。未来,货币政策将与其他宏观政策协同,助力经济实现供求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