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风传一份《商业银行互联网助贷业务管理加强通知》草案,透露出监管层对互联网贷款业务的新一轮规范意图。草案对贷款审批通过率、客户接触、逾期代偿期限及强制阅读等环节提出具体要求,并计划自2025年1月起实施,现有业务自然结束。

实行总行级准入审批,助贷模式面临重大变革

尽管该草案尚处于征求意见阶段,行业内的关注热度已显著上升。草案明确了收费和担保模式,对收入分成比例的调整预计将引发资产方与资金方的利益再分配。

实际上,该草案旨在规范金融机构的合作行为,而非直接监管助贷机构。监管对象是银行,而非助贷公司。业内讨论预示着未来金融机构可能对助贷机构实施名单式管理和总行级准入审批,每半年进行一次质量检查,这一变化将对现有合作模式产生深远影响。

以下是对草案内容的重新解读:

01 助贷交易模式迎来重塑?

近日,草案内容被媒体曝光,引发行业热议。据《2024消费金融数字化转型主题调研报告》显示,互联网贷款余额达3万亿元,市场份额占比16%。银行依赖互联网贷款推动零售业务增长,尤其是一些偏远地区的城商行、民营银行和消金公司,互联网贷款比例甚至高达80%-90%。

然而,互联网贷款的高收益率背后隐藏着风险。草案一旦实施,助贷模式将面临重新设计。

02 收费模式变革在即?

草案对贷款通过率、客户触达、逾期代偿时间等方面设限,要求银行优化助贷服务付费方式,降低借款人融资成本。草案规定,银行支付给助贷机构的服务费用不得超过实收利息的30%,并要求担保增信费用不得高于贷款利率。

这一变化可能颠覆现有的收费模式,对金融机构和助贷平台的利益分配造成冲击。

03 合作模式面临"总行级准入审批"?

草案提出对助贷机构和担保增信机构实施名单式管理,并要求总行级准入审批,每半年进行一次质检。这一举措将提升合作门槛,对现有合作模式产生重大影响。

随着监管政策的逐步明朗,金融机构和助贷机构将不得不调整经营策略,以适应新的监管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