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财务审计过程中,往来科目审计是审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往来科目主要包括应收账款、应付账款、预收账款、预付账款等,它们是企业日常经营活动中资金流动的重要体现。本文将详细阐述往来科目的审计程序,以帮助审计人员更好地开展审计工作。

一、审计准备阶段

往来科目审计程序与方法探究及实践应用

1. 了解企业往来业务的特点和内部控制制度。审计人员需要了解企业的业务流程、财务制度以及往来业务的内部控制措施,为审计工作提供基础。

2. 收集相关资料。审计人员应收集企业往来业务的会计凭证、账簿、报表等资料,以便对往来科目进行详细分析。

3. 制定审计计划。根据企业往来业务的特点和内部控制制度,审计人员应制定详细的审计计划,明确审计目标、审计范围、审计方法等。

二、审计实施阶段

1. 核实往来科目余额。审计人员应首先核实往来科目余额,确认其真实性、完整性。具体方法如下:

(1)查阅会计凭证、账簿,核对往来科目余额。

(2)对往来科目进行盘点,确认实际余额与账面余额是否相符。

(3)查阅相关合同、协议,确认往来款项的真实性。

2. 分析往来科目变动情况。审计人员应分析往来科目在一定时期内的变动情况,关注以下方面:

(1)往来款项的增减变动原因。

(2)往来款项的回收和支付情况。

(3)往来款项的账龄分析。

3. 检查往来业务的内部控制。审计人员应检查企业往来业务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否健全,具体包括:

(1)检查企业是否建立了往来款项的审批、审核制度。

(2)检查企业是否建立了往来款项的定期对账制度。

(3)检查企业是否建立了往来款项的催收、清收制度。

4. 关注往来科目中的风险点。审计人员应关注往来科目中的风险点,如:

(1)应收账款中的坏账风险。

(2)应付账款中的逾期支付风险。

(3)预收账款中的虚假交易风险。

(4)预付账款中的资金占用风险。

三、审计报告阶段

1. 汇总审计发现。审计人员应将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风险点进行汇总,形成审计报告。

2. 提出审计建议。针对审计发现的问题,审计人员应提出改进建议,帮助企业完善往来业务的内部控制。

3. 编制审计报告。审计人员应按照审计报告的格式和要求,编制审计报告,提交给审计委托人。